苏家健 教授、高级工程师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中共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自动控制技术。2013年获得上海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名师(高职高专)称号。2014年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二等奖,并带领机电工程学院获得上海市教育工会“教学先锋号”荣誉和数控技术市级教学团队的荣誉。主编的《PLC技术与应用实训》教材获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并获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双证融通”模式下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科研优秀课题,建设并获得上海市二项精品课程,公开出版教材近十本,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获得国家专利四项,主持多项省部级研项目,并取得多项上海市科技成果和教学成果奖。电话:021-66865729
姚黎明 双师型教授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韩国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部“高级职业培训师”、国家商务部对外援助项目评审专家、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专家、上海市交通运输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徐汇区科协委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编委、《吉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审稿人。姚黎明教授长期从事现代机电装备技术、纳米智能流体机理及应用技术、机电液集成技术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先后讲授《现代控制理论》、《流体力学》、《机电液伺服系统》、《机械加工基础》、《控制工程基础》、《调节与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十几门课程,近年来以课题负责人主持或参与完成20多项部委、企业委托科研项目,作为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了20余篇中英文论文,获4项国家专利授权,1项软件著作权授权。
沈德洪 双型教授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高职建筑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工学硕士,在同济大学从事钢结构教学,设计,研究三十余年,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如“钢结构设计原理”,“高层钢结构设计”等课程,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多项上海市教学优秀成果奖;主持设计了全国各地几十项多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其中位于上海陆家嘴的震旦大厦获上海市设计二等奖;参与上海市多项规程,规范的制订,如《上海市高层钢结构设计规程》,《上海轻型钢结构设计制作规程》,《上海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上海钢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规程》等;编著同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系列教材《钢结构设计原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等专著,以及多个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任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副系主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钢结构设计分院常委付院长,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协会理事,上海金属结构协会秘书长,国家建设部高等学校建筑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等。
陈萍 双师型讲师
现任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硕士研究生。主要承担课程:《UI设计与制作》、《director 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等专业主干课程。曾荣获上海市高校教师育才奖(2016年);上海市精品课程奖一项(2013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电子商务项目上海市一等奖指导老师(2015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电子商务项目二等奖指导老师(2015年)上海市星光杯网站设计项目三等奖指导老师(2015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文秘速录项目上海市一等奖指导老师(2016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文秘速录项目三等奖指导老师(2016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电子商务项目上海市二等奖指导老师(2016年),多次荣获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优秀园丁、师德标兵、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16年获上海市强师工程跨境电商项目师资培训优秀学员称号;曾赴印度、新加坡、美国、英国暑期进修;2016年8月赴芬兰于韦斯屈来大学访学;近五年公开发表论文一篇,主编教材4本。
黄晖 双师型讲师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数控专业主任,数控装调技师,中共党员。撰写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上海市高职高专制造与电子信息大类优秀方案,发表的论文《创新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路》、《民办高校职业教育考试模式改革探索》、《论高职数控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衔接》等,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是数控技术、及模具设计方向。2011年评为上海市民办高校优秀教师、多次获得上海震旦教育集团先进个人。电话:021-66865729
顾阳 副教授
中共党员,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为自动控制技术。作为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十余篇中英文核心期刊论文,其中两篇被EI收录。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上海市纵向科研项目《铁合金电炉三相电极节电控制装置》及横向科研项目《配料控制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等五项。获得国家专利一项。主编及参编教材七本,其中主编的精品课程教材《电路与电工技术项目教程——教、学、做一体化》获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双证融通”模式下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科研优秀课题;编写的《PLC技术与应用实训》教材获十二五职业教学国家规划教材。先后开设《电路》、《电路与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电机及拖动技术》、《EDA线路仿真》、《电气CAD设计》、《电路与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训》、《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训》、《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等十多门课程。
姚琳娜 双师型讲师、维修电工技师
中共党员,教学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主要承担《电工基础》、《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承担电工中、高级培训教学,参与出版《电气控制技术与职业技能实训》,发表多篇论文,荣获2014年上海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二等奖、2014年数控技术教学团队获上海市高职高专教学团队、《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实训》获2014年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012年震旦教育集团“三八红旗手”、2013年和2014年震旦教育集团年度先进个人。2016年,参加上海市高职教师赴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实践。
余家晶
中共党员,机电实训教师。教学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主要承担课程:《电工基础》、《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承担电工中、高级培训教学。
程晓 技师
中共党员,数控实训教师。教学研究方向:数控技术,主要承担课程:《solidworks》、《数控车/铣削编程与加工》等。
李晟 技师
数控实训教师。教学研究方向:数控技术,主要承担课程:《零件车/铣削编程与加工》等。
袁明 双师型高级工程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主任,硕士研究生,全程参与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筹建、与美国加州浸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擅长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及计算机课程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动态网站开发技术》负责人。近年来主持或代主持市级课题项目研究4项,参与4项,以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曾参加同济大学国内访问学者计划、市教委产学研践习计划及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等。
陈小红 双师型讲师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主任,硕士研究生,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技术、教育信息化。主持上海市教委课题研究2项,参与6项,发表论文5篇,参与国家发明专利1项,完成市教委产学研践习项目。
钟燕华 双师型讲师、技师
硕士研究生,教学和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嵌入式系统。具有从事企业技术开发的较为丰富经历,曾在企业主持手机嵌入式软件开发,并有多款手机产品推向市场。 2004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 国家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证书三级(高级技能)和国家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证书二级(计算机网络技师)。曾获2010年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2010年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第三届课件比赛三等奖;2013年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第四届课件比赛一等奖;2015 年上海震旦职业学院说课比赛二等奖。
李立 双师型讲师
硕士研究生,数字媒体专业教师,获得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和网页设计师高级证书。曾在上海电视台全脱产参加高校教师企业实践半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包装、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主要担任《计算机基础》、《视频编辑技术》、《网站总体规划》等课程的教学。曾主持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项目1项(课题名称《高校考试成绩网上管理系统的实践研发》),发表论文1篇(2013年9月第一作者发表在《学术研究与实践》,题目《应用小波能力熵与模糊神经网络的局放识别方法》),曾获上海市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第四届教学质量月讲课比赛三等奖,校年度“先进个人”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
朱晓玉 双师型助教
本科,教学和研究方向: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9年,主要担任《Photoshop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与数据库管理》、《计算机基础》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并多次参与全国以及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培训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曾荣获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主持上海市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1项,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与教学基本建设项目1项。
刘伟杰 助教
本科,教学和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计算机系统。负责物联网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实验室及实验课程教学。
周振毅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长期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研究,深受学生好评,在国内杂志上发表“高层房屋结构设计——考虑柱子长度的变化”,“梁楼盖中次梁的计算方法探讨”等多篇论文,参与“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编著。
孙晓艳
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是结构抗震,并在中文核心期刊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上发表相关论文《基于不同本构模型的新型软钢阻尼器的滞回性能研究》。现任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担任《建筑力学》、《钢结构》、《施工图识图与审图》及《建筑抗震知识》的主讲老师。
韩明珍
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石灰石粉对掺加钢渣的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Experimental Study on Steel slag-limestone Powder Concrete After 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s》,以第一作者申请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机用试件桶。现任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兼任15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辅导员。主讲《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与资料整理》、《建筑法规》相关课程,参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综合实训辅导以及顶岗实习等相关工作,带领学生参加“2016年上海市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测绘技能大赛”,并承担2015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
张福清 讲师
历年讲授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工艺、特种加工工艺、机械制图等课程。在校期间参加过多项科研活动,并申请获得过多项专利。行政方面,担任过专业主任、实验室主任等职,并多年担任支部书记及党总支书记。2011年受聘于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担任学生辅导员工作。现参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楼筹建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美方教师(中美合作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中美教学团队:教授4名,副教授5名,讲师9名,其中,双师型教师为80%;2016年上海市教委海外名师2名。
Anthoy Donaldson,CBU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电气工程
Xuping Xu,CBU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法方向控制系统
Grace Ni,CBU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电气与计算机工程
Dave Bishop,CBU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信号系统
Larry Clement,CBU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
主要兼职教师
林 熙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副教授,工程监理师,担任城市规划专业,工民建,桥梁专业,道路专业(公路勘测设计)的测量课程教学,参与上海浦东,卢浦大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跑道施工的现场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陈文斌
同济大学任教三十余年年,多年来曾担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工程图学与CAD教学管理室主任。长期从事土木工程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担任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三维建模、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等课程的主讲工作以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参与的教学研究课题《AutoCAD及结构软件应用》、《画法几何》、《工程制图》三门课程被批准为同济大学精品课程,主编出版了《建筑工程制图》第四、五版,该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出版了《工程图学》,为上海市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参与建筑工程系申报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课程体系和教材的一体化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全过程培养,担任上海多项大型工程如上海淮东商业中心大厦办公楼,上海四季酒店,上海嘉华中心设计和施工项目总监,现任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院教学督导,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自学考试指定课程命题教师,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库成员,建设部注册监理工程师。
曹民干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主讲过建筑材料,房屋构造,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安全管理,建筑法规,设计心理学,建筑环境,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工程制图等多门课程。原同济大学材料化学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过上海市建委,上海市科委和外省市多项科研和产学研项目负责人,获得过若干项发明专利。
董冰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主讲课程:画法几何,土木工程制图,AutoCAD工程制图等。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在多类期刊上发表过多篇专业论文和教学论文,参与编写过多本同济大学出版社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
沈守国 双师型讲师
博士,教学与研究方向:机械自动化;讲授课程:工业机器人基础、离线编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