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下午,上海中冶医院康复分院院长徐伟健率领资深专家团队,为2025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全体学生带来了内容丰富、视野前沿的“开学第一讲”。
明晰职业蓝图:在“黄金赛道”上找准定位
开课伊始,徐伟健院长以宏阔的视角,为新生们勾勒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广阔天地。他指出,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民众健康意识提升以及国家对康复医疗事业的大力投入,康复治疗师已成为医疗卫生领域需求旺盛的“黄金职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既可以在临床技术上深耕成为专家型人才,也可以向管理、教学、科研等领域拓展。徐院长鼓励同学们不仅要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创新培养模式:“临床导师制”赋能人才成长
赵小峰副主任医师解读了学校康复专业“临床导师进课堂”和“临床一对一导师制”的创新模式。从学生入学开始,中冶医院的资深康复治疗师将介入教学过程,将最前沿的临床案例、技术规范和职业理念带入课堂,使学生能够“零距离”感知临床实践。“一对一导师制”将为每位学生匹配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整个学习阶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这种“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路径,旨在打破传统校企合作中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的壁垒,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康复治疗师奠定坚实基础。
展示雄厚实力:提供高起点的实践平台
姜艳菊副主任技师详细展示了上海中冶医院在康复治疗领域的雄厚实力,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储备,给新生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未来,学生将有机会在这个高起点平台接受锻炼,接触多样化的病例,学习先进的技术。
播下希望的种子,共筑健康未来
本次课程是新生的职业启蒙,增强了新生对所学专业的信心和归属感。学校致力于将临床资源前置到人才培养的源头,探索“双主体”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优秀康复治疗技术人才,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