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怎么了,你醒醒,听得到我说话吗?通知医生准备抢救——患者颈动脉搏动消失,心跳呼吸停止。” 5 月 8 日下午,我校护理实训中心传出阵阵响亮急促的声音,公共卫生与护理学院 2015 年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急救大赛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该院 13 级 6 个班级共 18 人参加此次比赛。每个班级推出三名优秀选手参赛。主考官由护理专业主任吴景芳老师、专业教师朱成慧以及其他相关护理老师担任。每位选手都需经三位评审打分, CPR 仪器监控由一名参加过“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护理技能比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控制。参赛的同学按抽签顺序进入场,每位选手均需按照赛前规则: 3 分钟内完成 CPR 操作,时间相当紧张。如果选手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时间一到即被叫停。这样的评分标准,是为了考验参赛选手的条理性和熟练性,没有日常的操作训练积累,很难完成。
本次比赛最难的 CPR (心胸复苏)急救操作技术,属于技术含量最高的,最难的测试。为了抢救患者生命,心脏的按压需要每三分钟连续做 5 套,每套 30 次按压,间插 2 次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帮助呼吸,每一位选手都会把嘴都练肿,手臂练得酸痛,手掌出硬皮。这次比赛采用了模拟人电脑同步监测数据显示,每个选手都在比赛前用模拟人进行练习,它会将参赛者按压的深度、力度、频率做出反馈,按压太重会让患者胸骨受损,按压太轻起不到帮助心跳复苏的作用,所以,力度、深度的控制非常重要。采用机器人电脑监控数据,这样减少了人为评估的模糊性,在评价上更加客观、公平,但是,对于参赛者的要求也提高了,如果按压力度、深度不对,电脑计分,立刻就被准确地扣分了,要每一次做得一样,在每分钟 50 次的频率中,这很难,而且,参赛选手在比赛中,自己是看不到电脑显示屏幕的,完全凭手感,这是要练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比赛现场,选手们沉着冷静,技能娴熟严谨,角逐异常激烈,操作表演扣人心弦。展现了我校同学的良好的技能水平和精神风貌。
(文/公共卫生与护理学院)